摘要
本書作者瓊•亨特曾受過極深的傷害,自己首先直面了饒恕的功課。這使她的著作不愛高談闊論、紙上談兵,而是希望實在地解決饒恕的難題。帶著親身的經歷,基督徒的真誠與愛心,還有深厚的輔導專業素養和數十年的輔導實戰經驗,她深入了饒恕的山谷,仔細認識了其中的每個角落,嘗試巨細靡遺地呈現饒恕涉及的方方面面,勾勒出一條饒恕之路。盼望本書陪伴你成功到達彼岸,體驗那份不可思議的釋放、喜樂和自由!
不饒恕的代價和饒恕的好處
瓊·亨特:「我們若像上帝饒恕我們那樣饒恕別人,我們的愛就有了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力量。」
不饒恕的代價
by 瓊·亨特《當你不願饒恕時》
對耶穌來說,饒恕沒有模糊的界限,是一件非常明確的事。他清楚地告訴我們:「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很顯然,不饒恕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不饒恕會妨礙我們得到救恩
有一次,曾與我同在一個查經小組的比爾困惑地說:「我已經做了好幾次決志禱告了,可是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得救。」聽了這話,我先問他是否真的明白上帝的救恩。他回答得不錯。然後我讓他再次禱告,求耶穌進入他的生命。禱告完了,他苦惱地說:「我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得救。」
我暫停討論,並求上帝顯明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我突然腦中一閃,想到一個問題:「比爾,是不是有人讓你覺得無法原諒?」比爾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變了。他滿臉痛苦地說:「是,我前妻!她不配我原諒!」
聽他講完來龍去脈,我對他解釋:「比爾,成為真正的基督徒意味著接受耶穌基督作你的主和救主。聖經上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如果你真的接受耶穌掌管你的生命,他就是你的主人,你的統治者,你的所有者,你的意志必須服從他的意志。他吩咐你饒恕,你就要饒恕,否則你仍然是自己的主人。你沒有接受他作你的主。」
比爾馬上反駁說:「我做不到。」
「比爾,上帝不會讓你做一件事卻不賜給你做那件事的能力。」
「我真的做不到——不,是我不想!」比爾離開了,仍然背負著裝滿苦毒之石的袋子。我後來再也沒有見過他。
四個月後,在加利福尼亞的一次會議上,我又遇到了一個女性版的比爾——布倫達的丈夫為了一個更年輕貌美的女子拋棄了她。
布倫達也曾祈禱耶穌來掌管她的生命,但她感覺她的心靈好像被禁錮在石牆內,無法觸摸到救恩。我用問過比爾的那個問題問她:「是不是有人讓你覺得無法原諒?」
「是——這就是原因吧……」布倫達將她身為「棄婦」的感受細細道來,講了丈夫的不忠,她的羞恥,夫妻間的猜疑。同樣,我也與她分享了耶穌有關饒恕的信息。
布倫達立刻回答:「哦,我不知道這些。這麼說我必須原諒他。」於是我帶領她做了一個禱告,她告訴上帝願意饒恕她的丈夫。她把苦毒的石頭從自己情感的鈎上取下,放到上帝的鈎上,同樣也把她的丈夫交給上帝。然後她求上帝赦免她一切的罪,並真誠地接受耶穌作她個人的救主和主。
在我們相處的最後一刻,她的眼裡充滿了喜樂和平安的淚水,她的容顏煥發出光彩。
比爾付出的代價何其大,布倫達得到的回報何其多!
不饒恕會妨礙我們得到上帝的祝福
不饒恕會傷害我們與上帝、與他人的關係,阻礙我們得到上帝的祝福。在得到救恩的那一刻,上帝就赦免了我們一切的罪。那麼,如果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緊抱著怨恨的石頭不肯放手,會不會失去救恩呢?不會。《羅馬書》8章1節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定罪了。」
我們一旦成為基督家裡的人,就不定罪了,上帝不再追究我們的罪!不僅如此,我們還得到了永生。永遠有多遠?永遠是永無止息!一份永遠的禮物怎麼能失去呢?不能。
既然如此,「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這句經文對基督徒來說是什麼意思呢?還有一個被翻譯成「饒恕」的希臘詞,意思是「抬起,趕走,釋放」。這麼說吧,如果我們拒絕饒恕,那壓在我們身上的怨恨、報復、譏諷的重擔就不能被抬起,我們沈重的心靈無法得到釋放,苦毒的根難以拔除。我們在心中建起一座堡壘,擋住了上帝的祝福。更可悲的是,我們使上帝的心憂傷痛苦。
選擇在你手中:你是想被壓在怨恨的石頭下起不了身呢,還是想用饒恕搬走石頭,從此自由地奔跑呢?
幸好,「有因必有果」不總是壞事。願意饒恕和憐憫人的,上帝必將祝福澆灌在他頭上。我非常喜歡耶穌說的這段話:「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無論上帝給你預備的「升鬥」是什麼——是智慧,是有意義的工作,還是深厚的交情,都一定會成為你生命的祝福。以慈愛、憐憫和饒恕待人的,必得別人的慈愛、憐憫和饒恕。熱心行善的,上帝必將豐厚的賞賜,用「十足的升鬥,上尖下流」地倒在他懷裡。
饒恕的好處
by 瓊·亨特《當你不願饒恕時》
饒恕有什麼好處呢?來看看其中幾點吧:
饒恕別人會幫助我們得到上帝的饒恕。「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饒恕會抑制苦毒在心裡生根長大。「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上帝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饒恕能攔擋撒旦進入我們的生命。「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為你們赦免的,免得撒旦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
饒恕讓我們行走在光明中。「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裡。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
饒恕能顯出敬虔的心。「那心中不敬虔的人積蓄怒氣。」饒恕使我們與聖靈同行。「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
饒恕使我們得祝福。選擇跟隨耶穌、效仿他憐憫的人會經歷上帝源源不斷的祝福。「選擇」這個字眼意味著主動去做,即使你並不甘心情願。我們若像上帝饒恕我們那樣饒恕別人,我們的愛就有了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力量。松開你緊抓著怨恨之石的手,讓祝福湧進來。完全饒恕別人,讓怨恨之石全都化為齏粉,灰飛煙滅。
痛苦是否可以有更高的目的?
我們之所以把受苦看作不公並為此指責上帝,主要是因為我們誤解了人生的目的。我們生活在追求舒適的社會。我們相信過幸福、健康、成功、輕鬆的生活是我們與生具來的權利。僅藥品銷售利潤這一項的數字,就能證明我們為追求無痛苦人生付出的代價有多高了,更別提酒的高銷量和大量用來麻痹疼痛的非法物質了。我們的家裡充滿各種帶來舒適和便利的物品。我們建造的世界是抗菌的、有空調的、自動化的。
這樣的生活方式不能說是大錯特錯,但是如果我們把舒適生活作為人生目標和志向就有問題了。舒適絕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目標。C.S.路易斯曾經說過:「尋找真理,你或許終將得到安慰;尋找安慰,你既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真理,開始時你得到的是甜言蜜語和痴心妄想,最終得到的是絕望。」
上帝的行事日程顯然與我們的大為不同。他所從事的事業叫「塑造靈魂」,就是教導我們成為他的樣式,並時不時地化身為噴砂大師來打磨我們。上帝給了我們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自從亞當和夏娃選擇悖逆之後,我們也有了選擇悖逆的傾向。上帝饒恕了我們,但還希望與我們和好。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學會做不同的選擇。我們必須自己看清楚世界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它的發展不符合上帝的本意。
逆轉世界發展的方向需要激烈的變革,就像劇烈的化學反應一樣,需要熱量、壓力和催化劑。痛苦可以提供這個過程的一切所需。楊腓力寫道:
C.S.路易斯提出了這種說法:「痛苦是上帝的擴音器。」「上帝在我們的歡樂里輕聲細語,在我們的良知里揚聲述說,但卻在我們的痛苦里大聲吶喊。痛苦是上帝用來喚醒這個耳聾世界的喇叭。」「喇叭」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因為就其本性而言,痛苦是要吶喊的。當我撞了腳趾或者扭了腳腕,疼痛會大聲告訴我的大腦出了問題。同樣,我認為在這個世界的苦難就是對我們的吶喊,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對。它迫使我們在自己的道路上停下來,並思考其他的價值觀。
但是為什麼痛苦一定要這麼疼呢?難道上帝不能用輕鬆些的方式來使我們停下嗎?或許不能,因為如果可以,他一定會那麼做的。研究人員發現,正如楊腓力所說,痛苦是「無人想要的禮物」。我們痛恨痛苦,但若沒有它,我們很可能對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
這一點在對麻風病的研究中得到證實。我們知道麻風病人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面目和肢體會嚴重畸殘。千百年來,人們對麻風病人避之惟恐不及,主要原因就在於此。但是長時間以來,人們不知道的是,麻風病人肢體變畸形並不是疾病本身造成的,而是由病人在無意中給自己造成的傷口引起的。
為什麼呢?因為麻風病破壞了病人感知疼痛的能力。他們因為感覺不到冷熱,常常把手放在沸水中被嚴重燙傷。如果不加以治療,就會嚴重感染,最終導致肢體的殘缺——失去手指、腳趾,或整只手、整只腳。
保羅·班德(Paul Brand)醫生一生研究、治療麻風病患者。他看到無法感知痛苦所造成的影響後,十分感慨地說:「感謝上帝創造了痛苦!」
換言之,痛苦不是我們不計代價也要避免的壞事,而是報警系統的一部分。這個報警系統至關重要,它會幫助我們的傷口愈合,並避免受到更嚴重的傷害。進一步說,痛苦必須要特別疼,否則我們就會忽視它的信息,失去療傷的機會。
約伯是忍受苦難的典範,他在痛苦中明白了苦難的神聖目的。「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在肉體上,痛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摔斷了胳膊,卻沒有接好,就不能很好地痊癒,還會留下更嚴重的問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感情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個報信者,警告我們有些東西需要「修正」。我們需要上帝這位偉大的醫生來修補我們破碎的心,有時候還需要對我們的感情做手術,才能使我們完全痊癒。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聖經·箴言》18:21)
小心言語帶來的傷害!
最近, 我在印第安納州帶領一個大會時, 對這一點深有感悟。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體驗過饒恕的艱難?你們心裡是否特別糾結,不想饒恕那些曾經傷害過你們的人?」
在場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舉起了手。我掃視著舉起手的人群,暗暗尋找一個身體健壯的合適人選。講座剛一開始,我就向聽眾拋出了上面這個問題,不過直到最後15分鐘,我才指向一位30多歲的男士。
「先生,我需要一些協助。你願意站到台上來嗎?」聽了此話,他略有幾分驚訝,然後微笑著點了點頭,不緊不慢地走上講台。此時,我們倆並排站在一張堆著許多石頭的桌子旁。「請先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名字以及個人情況好嗎?」
「我叫瑞克,是個會計,平時喜歡跑步。不工作的時候,我通常都在跑步,因為我打算參加今年的馬拉松比賽。」
「很好,瑞克。謝謝你願意來配合我。」我伸手從旁邊的一張小桌子上拿起一個灰色的掛肉鈎和一隻粗麻袋。肉鈎很大,長60多釐米,頂端的鈎環像馬蹄鐵,恰好能套在人的脖子上。鈎環下面是筆直的鈎柄,有幾十釐米長,末端向上彎起,就像一個大釣魚鈎。
「來吧,瑞克。小心點,請輕輕地把這個肉鈎套在脖子上。」他不由地瞪大雙眼——情況看起來不妙。他警覺地瞥了我一眼。聽眾席中傳來一陣騷動(或許是有些觀眾因為自己沒被選中而竊喜)。瑞克小心翼翼地把鈎子套在脖子上。鈎柄一直垂到他的腰間,鋒利的鈎尖剛好位於他的胸口。我把粗麻袋掛在了鈎子上。
「瑞克,我剛才注意到,我問大家有沒有體驗過饒恕的艱難時,你舉手了。」
「是的,沒錯。」
「是什麼事讓你一直難以釋懷?能講講你的遭遇嗎?」
說完,我把手放在那堆石頭上做好準備,等瑞克每提到一種傷害,我就要把一顆石子或石塊放到粗麻袋里。每顆石頭代表一件別人得罪他的事,代表他心裡的一處傷痛。
瑞克開始追憶童年。沒過多久,我們就瞭解到,他心裡所有的「石頭」都出自同一個地方——嚴厲的父親在他成長過程中的影響。瑞克的父親有時如暴君一般,為人固執,毫無慈愛可言。瑞克在談到父親,歷數自己所受的種種委屈時,語氣十分平緩。
「從來沒有真正地接納過我……」父親的諷刺與挖苦使第一顆石子落入袋中。
「沒有表示親密的舉動……」父親從未用手摟過他的肩膀,從未擁抱過他,也從未輕輕地拍過他的後背。於是,一塊拳頭大小的石塊落入袋中。
「沒有一起玩的時間……」父子倆從未一起嬉笑打鬧過,沒一起玩過接球遊戲,沒有在一起玩過任何遊戲。自然,又一顆重重的石頭掉進袋中。隨著記憶的閥門漸漸打開,瑞克不斷地談著他生命中的缺失。
「沒有父子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光……」父親從沒有跟兒子一起閒逛過,沒有跟即將成年的兒子聊過成年的話題,也從未跟他聊過職業的規劃。又一塊石頭落了下去。瑞克繼續按著「重播」鍵,回放深藏在往昔記憶中的情感。
「大吼大叫……」記憶中突然閃現的某個可怕的場景令瑞克有些畏縮。父親的吼叫加上言語的攻擊,使袋子里又多了一塊粗糙堅硬的大石頭。
「傷害我媽媽……」父親刺耳的辱罵以及火爆的脾氣,導致另一塊大砂岩落入袋中。
「‘滾得遠遠的!’」父親曾經說過的無數侮辱和誹謗性的話語使一塊奇大無比的鵝卵石落入袋中。
「拒絕……」這個詞概括了父親的傷害對他造成的心靈創傷。
一塊又大又硬的石頭重重地落入瑞克的粗麻袋中,巨大的衝擊力使它「砰」的一聲撞到了裡面其他石頭,砸碎了幾塊邊緣鋒利的小碎石。粗礪的碎石塊深深地卡在瑞克的記憶中,令他痛苦不堪,「拒絕」這個詞是最沈重的一塊。
借著眼前的石頭,我耐心地告訴瑞克,他的靈魂深處也放著這麼一袋石頭。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艱難地拖著許多忿怒的石粒、仇視的石塊以及苦毒的巨石行走。我指向瑞克脖子上用鈎子掛著的粗麻袋,此刻,在那些石頭的重壓下,袋口繃得很緊。
「要是你從今以後一直要吊著那袋石頭走路,你猜會怎麼樣?」
他立刻脫口而出:「我就再也不能跑步了。」他的回答令我感到又驚又喜。熱衷運動的瑞克並沒有說「那我就直不起腰了」或「那走路就很困難了」,而是擔心自己以後無法繼續跑步。
他的回答清晰地表明,一個人若不除去這些笨重的「石頭」將會有什麼後果。不妨想想《聖經》中所有談到賽跑的經文。使徒保羅說:「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他還曾這樣發問:「你們向來跑得好,有誰攔阻你們,叫你們不順從真理呢?」
上帝對約瑟有一個計劃,雖然約瑟無法想象自己將來的成就,他仍然相信上帝為他安排的未來,並在現在的光景中順服他的旨意。
從奴僕到宰相:約瑟的故事
《創世記》里約瑟的故事,是因受苦而蒙福的經典故事。若說仇恨,沒有人比約瑟更有「權利」了。他本來是被父親捧在手心最受寵愛的兒子,卻被哥哥們丟棄在野地的坑里,沒有水、也沒有食物,然後又像野獸一樣被賣給人當奴隸,帶到了埃及。從那時起,他的苦難就接連不斷。哥哥們對約瑟的嫉妒是從他分享了那個夢開始的——在夢里,他的父母和哥哥們都向他下拜。也許哥哥們是擔心這個小弟弟會篡奪屬於他們的福分。父親對他的偏愛並不是好事。但不管怎樣,他的哥哥們也不該那麼對他。
不知道約瑟過了多久才能忘記過往,接受自己新的身份。在埃及,他只是一個奴隸,是護衛長波提乏的私有財產。但是聖經上說,因為「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很快成為波提乏最得力的奴僕。波提乏就把家務和他一切所有的都交給約瑟管理。
如果故事到此為止,你可能會說約瑟混得不錯,他的下場本來可能會更糟糕。但不幸的是,波提乏的妻子看上了這個英俊的希伯來小伙兒,便引誘他,欲行苟合之事。約瑟屢次拒絕,因為他不想得罪上帝,也不想辜負主人的信任。波提乏的妻子惱羞成怒,反而誣告約瑟勾引她。波提乏立刻把約瑟關進監牢。不公又一次降臨在約瑟頭上。與埃及監獄的生活相比,被丟在野地的坑里和被賣作奴隸都不算什麼了。雖然從最受寵的兒子到奴隸已經使他的身份一落千丈,然而這次跌落得更厲害,從奴隸變成囚犯,到了更無望的境地。即使他在監獄里對上帝抱怨憤恨,詛咒一切害他的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聖經上說:「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約瑟再次獲得最大的信任,所有的囚犯都由他管理。
一天,約瑟偶然聽兩名囚犯說各自做了一個夢,便好奇夢的內容。本來從他給哥哥們講自己的夢這件事上,他就該得了教訓,懂得何時閉嘴。但他卻對這兩名囚犯說:「解夢不是出於上帝嗎?請你們將夢告訴我。」這兩名囚犯原來是法老的酒政和膳長。隨後,約瑟為他們解了夢:酒政將官復原職,膳長將被砍頭。約瑟請求酒政官復原職的時候,在法老面前替他說情,救他出監牢。三天後,當酒政心情愉快地離開監牢時,也許曾答應約瑟替他求情。然而一出牢獄,他便把約瑟忘到九霄雲外,再想起他已是兩年之後了。
時至今日,約瑟應該已經習慣了背叛和失望吧。每一天他都可能恨上帝讓他無辜坐牢,恨上帝讓他失去在法老面前伸冤的機會,恨酒政的忘恩負義。經過多少歲月他才會放棄出獄的希望呢?如果是我們大多數人,恐怕絕望了吧。但是約瑟仍然相信上帝,保持正直善良的品格。上帝對約瑟有一個計劃,雖然約瑟無法想象自己將來的成就,他仍然相信上帝為他安排的未來,並在現在的光景中順服他的旨意。
後來法老做了兩個奇怪的夢,他所有的術士和博士都不能解釋明白。這時,酒政終於想起了約瑟,就把他的故事告訴了法老。約瑟被帶離監牢,來到王宮。聽了法老的夢,他警告法老,埃及在七個豐年之後要來七個大荒年。他建議法老選派一個可靠之人,在豐年積蓄糧食,好防備那後來的大飢荒。法老就派他做這件事,作宰相,管理埃及全地。約瑟在遭受多年的不公、背叛和苦難之後,一下子位極人臣,風光無限。
如果這是好萊塢大片,此時音樂應該達到了高潮,屏幕上開始滾動贊助商的名字,又是一個乞丐變王子的故事,結局皆大歡喜。但是,上帝讓我們看到,「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的計劃才剛剛開始。上帝在法老夢中所預言的飢荒並不限於埃及,約瑟的家鄉也有飢荒。多年前將約瑟無情拋棄的哥哥們,如今來到埃及買糧。他們滿懷希望地來到約瑟面前,可是並沒有認出他來。他們誠惶誠恐地向約瑟跪拜,懇求約瑟允許他們買糧,好養活他們的家人——那些與約瑟失散多年的家人。
如果我們面對這種情況,可能會在報復的快感中,命令他們牽著駱駝,滾回家去,或者用更嚴厲的辦法對付他們。但是約瑟是信靠上帝的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伸冤報應只在上帝。他也知道大難之後必有大福。當復仇的機會到來時,他卻選擇了上帝吩咐我們做的事情:饒恕。最後,他與哥哥們相認,對他們說: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就自憂自恨,這是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現在這地的飢荒已經二年了,還有五年不能耕種,不能收成。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余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上帝。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並埃及全地的宰相。
約瑟遭受那麼多苦難之後,見到哥哥們,卻首先為他們著想,而沒有計較自己的得失,這是多麼高尚的品格啊!他本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聽著,別以為事情走到這個地步,我又成為埃及的宰相,就妄想我能饒恕你們,忘記你們把我丟給盜匪和奴隸販子,絕情地離開。你們根本無法想象我受了多少苦!你們就等著老死在監獄吧!」
可是約瑟沒有這麼說。他的意思完全相反:「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就自憂自恨……」從這段話里可以看出,約瑟早已饒恕了哥哥們,免了他們所欠的債。約瑟已經徹底饒恕他們的過犯,甚至擔心他們不能忘懷而內疚自責。
約瑟為什麼能饒恕?
你能從約瑟的故事中學到一些饒恕的功課嗎?或者,你只是把他當成一個饒恕的傑出典範?我的回答是這樣的:約瑟在漫長的為奴和被囚的日子里,已經學會了把自己交托給上帝,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思想。他憑著信心前行,不被情緒左右,因為他時刻銘記三條真理。塑造,而不是打破孔雀石是一種有著絲絹光澤的天然礦石,呈青綠色,具有濃淡不一的條狀花紋。雖然孔雀石受到壓力易碎,但它獨一無二的美麗仍令人著迷。
我們也像孔雀石一樣,傷害的壓力會使我們感情脆弱,將我們逼到崩潰的邊緣。這樣的傷害會點燃仇恨的怒火。孔雀石經火燃燒會變成銅,失去它的美,變得不再寶貴;與此類似,仇恨的怒火會損害你與他人的關係,奪走你內心的平安。
但是,如果你把仇恨的石頭交給上帝這位手工大師,他會將每一個試煉變成寶貴的機會,使你向他學習、向這個沒有希望的世界彰顯他的愛。別搞錯了,你受苦是有目的的,總是為了塑造你,而不是打破你。
1. 約瑟知道上帝掌管一切
約瑟相信他的生命屬於上帝,沒有什麼不是出於上帝的旨意。如果真的相信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世間就沒有真正的不公。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就自憂自恨,約瑟說,因為「上帝差我來」。約瑟告訴哥哥們,上帝的意念總是勝過人自私、有害的意念。這樣,怨恨的石頭在他心中就無處存留。我們可能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讓我們受苦,但我們可以相信,他總是有目的的。
若是完全相信上帝掌管一切,那麼無論在何處,無論遭遇什麼磨難,我們都能以饒恕的心對待給我們造成痛苦的人。我們會把他們看作上帝手中的器皿,借以成就上帝的計劃。
2.約瑟知道自己受苦是上帝的旨意,是有目的的
約瑟對哥哥們說:「這是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在這一刻,他明白了上帝拯救他全家性命的計劃,巨大的喜悅沖淡了他多年賣身為奴、被關押、被遺棄、遭背叛的痛苦。「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余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上帝。」
如果我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能有:—顆饒恕的心,因我們不再把受苦看作無意義的事。我們可能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讓我們受苦(身體上或感情上),但我們可以相信,他總是有目的的,並且他的目的是美善的。不過,按照他的目的或計劃,我們絕不能為自己積蓄怨恨之石。我們的煉金師是這樣熬煉我們的:「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做器皿」
3.約瑟知道上帝能化惡為善
約瑟的故事像小說一樣跌宕起伏,引人人勝,然而最好的還在後面呢。約瑟使哥哥們相信他已完全饒恕他們,然後將全家都接到埃及,供養他們。他們在埃及定居後不久,約瑟深愛的父親雅各死了。
這下,約瑟的哥哥們又開始不安了。雖然約瑟為他們做了那麼多,他們仍然懷疑他饒恕的誠意。「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於是他們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意思就是告訴他說,你深愛的父親真的希望你能饒恕我們,不加害我們。
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約瑟便又說出讓他們驚訝的話:「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無疑,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他走過了漫長的痛苦歲月。
這句話、這條真理也可以成為你的動力。在苦難中,你可能看不見益處,只看見邪惡。但是上帝卻使萬事互相效力,將淒慘黯淡光景轉為喜樂明媚的景象。上帝介入了約瑟的生活,也在干預你的生活,雖然你此時可能無法感知這一點。他在安排、協調、校准你生命的點點滴滴,好轉惡為善。假以時日,他會利用你的痛苦的溫度和壓力,將你煉成一顆璀璨的鑽石!
上帝的心意原是好的
「我清楚地記得我已經把它忘了。」對克拉拉·巴頓這句話,我們該作何回應呢?聖經里有兩句經文可以幫助我們透過任何傷害,看見擺在前面的祝福: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我們將這樣的真理銘記在心,就能用愛代替仇恨,用恩典代替律法,用饒恕代替報復;我們就能承認上帝全然掌管,相信他能化惡為善;我們就能像他那樣思考,像他那樣饒恕。
掃除對饒恕的困惑之後,我們便有了獲得自由的基礎——桎梏我們心靈的石牆將被打破,把我們從忿恨之石的重壓中解脫出來,使我們能夠愛人,也能被人所愛。下面,讓我們一同來釐清世人對於饒恕的七種誤解。
1. 饒恕並非人的自然反應,而是一種超自然反應
不知有多少次,我聽到有人說:「我不能饒恕別人,就是做不到。」我的回答是:「沒錯,你做不到。可是住在你靈里的耶穌能夠做到。」
論到饒恕,許多人都想單憑自己的力量做到。他們努力想讓自己變得堅強,充滿決心……但是心裡仍然憤憤不平,充滿忿恨。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沒有讓主賜給他們屬天的力量。他們還不曉得,當他們把生命完全交托給主的時候,就能夠宣告:「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難怪他們會感到力不從心。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沒能意識到:想要像上帝饒恕我們那樣去饒恕別人,那我們既需要他的同在,也需要他的大能。倘若有一樣東西並非是我們與生具來的,那就是饒恕的心。我們需要俯伏在上帝的旨意下,汲取他的力量。只有那樣我們才能放下石頭,並且以後再也不會拾起。
2. 饒恕不等於和解
一些人誤以為饒恕傷害自己的人就意味著必須跟他重歸於好,其實不然。不幸的是,這種錯誤理解導致了無數受害者無法饒恕傷害他們的人。
當上帝要我們饒恕人的時候,他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立刻和解。饒恕並不意味著讓時光倒退,重新來過,彷彿什麼都不曾發生過,好像俗話說:「讓我們埋掉斧頭,摒棄前嫌,言歸於好。」
當然,饒恕能夠促成和解,而且通常如此。但是有時,雙方並不一定會和解,甚至有時絕無可能,尤其在一些涉及嚴重的虐待、姦淫或者過錯方拒絕改變的情況下。
饒恕是單向的,和解是雙向的。和解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只有雙方都願意為此努力時,才會取得成功。饒恕卻是受害者單方面做出的、無須顧及過錯方的決定。
和解要求過錯方改變自己的做法,饒恕則對過錯方不作任何要求。即使別人沒有請求我們饒恕,或是不值得我們饒恕,我們也可以選擇饒恕。
饒恕與否單單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單方面免除別人欠我們的債,不帶任何附加條件,正如上帝當初饒恕我們那樣。我們不用埋掉斧頭,只要放開手中的石頭就行。
3. 饒恕不是一種感覺
有天晚上,羅傑給我們的廣播節目打來電話,說他的生活「岌岌可危」,聲音中明顯地透著痛苦和絕望。他哽咽地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羅傑曾經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時光都很成功。他最早從某個大公司的銷售部起步,短短幾年內就被提拔為經理,管理公司旗下分布在三個大洲的幾十名銷售人員。
羅傑在公司內的地位「一飛沖天」,後來他決定冒一次險,放棄這個享有聲望以及有著豐厚薪酬待遇的職位,創立自己的公司。
他跟布萊克一起合伙經營。布萊克是他最信任的朋友之一,他們早在大學時代就認識了。布萊克還是羅傑跟妻子蘇珊的介紹人。羅傑和蘇珊舉行婚禮時,布萊克擔任伴郎。
新公司一炮打響,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超出了每個人的預期。兩年內,公司的規模就擴大了3倍,利潤也增加了3倍,發展勢頭很好。
羅傑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安全感。他知道,可以輕輕鬆松地供孩子們上大學了。他和蘇珊在科羅拉多州秀美的山谷中建造了一座小木屋,期待退休以後能在這個舒適的僻靜之地安度晚年。
沒多久,他的天就塌了下來。有一天深夜,羅傑接到他的會計打來的電話:「真不願親口告訴你這個壞消息,公司馬上就要破產了。」公司的資金不翼而飛……那可是重要的一大筆資金。
原來,一直以來,布萊克都在有計劃、有步驟地盜用公司的重要資產,就在羅傑的眼皮底下。羅傑的這個合伙人兼「朋友」把公司榨乾了,羅傑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經過好幾個月辛苦的努力,羅傑還是未能使公司恢復元氣,只好宣佈破產。
那一周,羅傑幾乎崩潰,絕望中給我們打來了電話。
「現在,我心中只有對布萊克的憤怒和憎恨。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心神不寧,好像是一座隨時會噴發的火山。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他。」
我先是表示贊同,說朋友的背叛一定給他造成了巨大傷痛,隨後又向他解釋:饒恕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個決定,是意志的行為。赦免別人的債時,並不完全需要依賴感覺。我們只需記住一點:上帝囑咐我們,要對虧欠我們的人撤去「必須償還!」的要求,同時願意把這個要求交托給主。
我們需要松開緊握的手,把石頭全部交在基督手中。這聽起來挺容易,做起來也會那麼容易嗎?當然不會!有時困難重重,有時令人極為痛苦。然而我們依然需要學會饒恕,不是因為這樣做很容易,或是感覺好一些,而是因為饒恕是基督的本性。
你要明白,如果基督在你的心裡,那麼他超自然的本性和大能就可以任你使用,使你能夠做到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使徒彼得說「上帝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正因為我們「與上帝的性情有份」,這一切才有可能。饒恕是基督的本性,作為與上帝的性情有份之人,我們也能饒恕他人。
同樣,我們也可以成為松開石頭的人,而非扔石頭的人。
4. 饒恕不是為過犯辯解,也不是讓罪人得逞
所有錯誤的行為都是錯的,都是站不住腳的!太多人誤以為,如果他們饒恕了別人,就等於否認自己所受的傷害,表明對方的行為沒有錯。
不!饒恕從來不意味著「你的所作所為是對的,沒什麼大不了的」。若有人傷了我們,不僅僅這樣的過犯真實存在,而且我們由此遭受的心靈傷痛也是真實存在的。
5. 饒恕不是讓罪人逃避懲罰
我一次又一次地聽到這樣的論調:「如果我饒了他,豈不是讓他逃避懲罰,逍遙法外!」不,那並不是饒恕。饒恕是把罪人從你心靈的鈎上移到上帝公義的鈎上。
傷害我們的人,可能會面臨一些後果,比如破裂的關係、內疚的折磨、社會隔離、經濟賠償甚至還有法律制裁。我們雖然沒有能力使他免受這些後果,但有能力把他從自己心靈的鈎上卸去,交給上帝,並且相信上帝會公正合理地對待他。
我們把傷害我們的人連同那滿滿一袋怨恨的石頭,一並都交托給上帝。重擔卸給上帝之後,我們就會輕鬆釋然。手中沒了石頭,我們就能張開雙手,接受上帝想要賜給我們的各樣美善的恩賜。